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国际关系学院“新青年联合国教科文欧盟总部实地交流”项目行前培训会暨成团仪式成功举办

来源: 日期:2025-07-08作者:国际交流合作处 浏览量:
分享:


7月7日晚,国际关系学院“新青年联合国教科文欧盟总部实地交流”项目行前培训会暨成团仪式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举办。党委常委、副院长毕雁英,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崔国贤,党委学工部部长吴启春,纪监审处处长张睿哲,教务处副处长王少伯,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朱翠微,团委书记孙华砚,国际交流合作处干部马骁以及团队学生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阴医文主持。

会议伊始,国合处副处长阴医文进行动员讲话。她介绍了项目的总体安排,前期筹备与选拔流程,说明了团队人员组成情况,着重强调此次出国交流项目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生个人发展的战略意义,特别指出学校党委对此项目的高度重视与全方位支持。为强化团队建设,会议宣布成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通过政治引领加强思想建设,确保团队始终保持正确方向。阴医文副处长最后强调,全体成员要高举旗帜、不负重托,以昂扬姿态展现中国青年风采。

领队老师王少伯就此次交流的内容与目标进行发言。他衷心感谢学校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他强调,此行国关学子肩负着文化交流使者与中国青年代言人的双重使命,是拓展国际视野、提升青年领导力、扩大学校影响力的宝贵契机。作为领队,他郑重承诺,将全力保障团队安全,严守各项纪律红线;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体验中深度思考,把见闻转化为成长养分;积极探索与相关组织机构的合作,为推进我校高水平国际交流贡献力量。他表示,在学院党委、院领导及各部门的支持下,全体成员必将不负众望,满载而归。

经济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邓诗雨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谈到,此次访学不仅是一次珍贵的国际实践经历,更是新时代国关人践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担当精神的契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关学子将以中国青年的智慧与勇气,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方案。她表示,同学们将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学风和卓越的团队协作,在交流中积极表达、理性思辨,通过真诚沟通与专业素养分享青年视角、讲好中国故事,搭建友谊与理解的桥梁,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风采。

会上,纪监审处处长张睿哲、国际交流合作处外事专员马骁分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行前培训。张睿哲处长着重强调外事纪律要求,明确划定行为红线,要求全体成员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外事专员马骁则围绕跨文化交际技巧、欧盟国家礼仪规范及突发事件应对策略展开专业指导,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同学们提升应变能力。两位主讲人强调,此次培训旨在确保交流活动安全、有序、高效开展,为访学团队顺利完成交流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崔国贤发表讲话。他强调了严格遵守纪律要求、确保人身与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表示,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生活中互帮互助,在学习中共同进步,更要牢记以文化自信为根,以政治定力为魂,在交流实践中展现国关学子的良好风貌。

党委学工部部长吴启春发表讲话。他首先对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入选该项目的同学表示祝贺,并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筑牢安全意识,保持高度警惕,在访学过程中守护人身安全,保障财产安全,严守政治安全;二是恪守纪律准绳,展现优良作风,严守外事纪律,注重文明礼仪;三是潜心求知问道,力求学深悟透,在这次探索之旅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最后,党委常委、副院长毕雁英进行总结讲话。她指出,此次访学是提升国际化素养与全球参与能力、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绝佳机会。她提出两点殷切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以饱满、昂扬的精神风貌传递中国声音,展现文化自信与包容开放的姿态,在交流中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二是希望同学们以求知若渴的学者姿态探索国际前沿,勇于突破思维边界,积极汲取全球智慧,并将其转化为创新实践的动力源泉。最后她强调,同学们要筑牢思想防线、严守外事纪律、内化学习成果。祝愿同学们此行平安顺遂、学有所成!

最后,访学团队成立。党委学工部部长吴启春、团委书记孙华砚、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阴医文为访学团队授旗。

国际关系学院“新青年联合国教科文欧盟总部实地交流”项目行前培训会暨成团仪式圆满结束。这份宝贵的机遇承载着学校的信任与重托,愿同学们在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以开放包容之心拥抱未知,以敏而好学的姿态汲取智慧,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努力在国际舞台上交出一份属于中国青年的优秀答卷!